2024年11月5日,中心博士后陈涛老师在鉴知楼一层报告厅做了题为《环境变化与工程选择:明中叶以降绍兴麻溪坝的水利社会史》的报告。报告由中心副主任常利兵教授主持,中心和历史文化学院师生聆听了报告。
陈涛老师首先介绍了萧绍平原的地理环境与水利特性。萧绍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南缘、杭州湾南岸平原,地处浙东沿海平原丘陵旱洪区。该地区洪、涝、旱问题十分突出。其次,提到了明代浦阳江的改道与萧绍平原水利转型问题。萧绍平原改道完成后形成了海塘——闸——内部河湖水网的水利系统,区域水利事务也在空间上由平原内部转向外围,其主体内容也由分散的蓄泻“内水”转变为统一的障遏“外水”。再次,陈涛老师对麻溪坝相关研究进行了反思,包括文献资料单一,过度倚重《麻溪改坝为桥始末记》、未能兼顾改坝群体的意见和呼声、缺乏实地考察,地图绘制与事实不符、用环境变迁角度观察长时段的水利纠纷。接下来陈涛老师讲了坝内坝外的纷争和制度调整。围绕着麻溪坝的工程形制问题,天乐乡发生了一场持续四百多年的纷争,朝廷通过强硬惩戒和经济体恤两种手段解决了纷争。最后,结论方面围绕水利纠纷的产生、解决以及边缘群众利益诉求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在交流环节,张俊峰教授高度肯定本次报告的内容,认为这是水利社会史典型的个案,并建议从工程技术、时段延伸、水利纠纷解决方式等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化讨论;李嘎教授建议从景观史角度的切入、官方的作用以及标题结语的规范做进一步完善;韩祥教授指出水利设施要关照到河流流量流速、含沙量、人地矛盾和社会变迁等因素。陈涛老师对各位老师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回应,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责编:郭心钢
二审:曾 伟
三审:常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