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希:我与中心那三年---纪念中心成立三十周年
作者:社会史中心 上传日期: 2022-04-26 阅读次数:

2022年,是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成立三十周年。作为国内最早以社会史命名的研究机构,历经四代学人薪火相继,脚踏实地,追踪前沿,中心早已发展成为一个优秀的学术共同体,在国内外享誉盛名。在中心三年,幸得行龙老师、胡英泽老师与其他各位老师的教导与帮助,领会到了学术研究的魅力。毕业后,在外求学,常会遇到中心的学长学姐,并承蒙照顾。碰到其他学友,得知我曾在中心求学,除艳羡外,也都乐于交流,不得不说,这些都是中心各位前辈与老师之功,才使得我们在外求学之辈,享受如此便利。

初遇中心,是在2017年暑假。那时拿到录取通知书没多久,我便联系了恩师胡英泽教授,表达了自己想要跟随老师读研的意愿。不久后,胡老师约我去办公室详谈。到了约定的那天,我在山大校园里兜兜转转,终于找到了中心所在的鉴知小二楼,敲开主任办公室,老师温和地给我倒水,并询问我热不热,还打开了空调。老师问了什么已记不太清楚,只记得自己结结巴巴,回答得很糟糕。但老师并未过多追问,反而嘱咐我在暑假做些田野调查,不要荒废时间。这便我和中心的初次相遇,带着些许遗憾,但也让我多了一丝敬畏与憧憬。

回到家后,我决定要好好做田野调查。但到了真正开始的时候,我便犯了难。起初由于经验不足,时常会和访谈对象相对无言,场面实在是尴尬。好在经过多次访谈,逐渐熟悉后,很多访谈对象便敞开心扉,毫不吝啬地向我分享土改以及四清往事,还拿出家里的契约给我拍照,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课堂上没有的、鲜活生动的历史,激发了我极大的兴趣,坚定了我做农村社会史的决心。入学后,我拿着几篇访谈报告和契约照片,给胡老师展示,老师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法,让我受益匪浅,那时起内心便一直期待再去进行田野考察。

2017年9月末,听心钢师兄说中心要去绛县集体考察,当时激动许久。可到10月中旬才得知,这次考察不带新生,心中不免失望。回来后师兄师姐带了红艳艳的绛县山楂,分给了我和同门德州一部分,算是对我们聊表安慰。自此后,我便一直期待跟着老师与师兄师姐出去考察、做田野,可惜直到2017年年底,也再未有集体出去考察的机会。好在我们研一新生参与了绛县档案资料整理工作,也算是弥补了部分遗憾。那天男生穿着防护服、带着手套进行档案搬运,郭永平老师则教我们女生将档案排序装柜,休息之余,慧云姐给我们讲述田野趣事,说起她们在垃圾堆里找到了一张契约,更是神采飞扬,当时真是又新奇又羡慕。

我们17级新生共有八人,田晋嘉当时提议我们自己创办一个读书会。在读书会上,大家都侃侃而谈,无不显示自己广泛的知识面与深厚的阅读量,为此我时常自惭形秽。胡老师大概是看出我缺乏自信,时常鼓励我,对取得的进步会及时予以肯定,也耐心提出一些小建议,以解决我遇到的问题。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是胡老师从李嘎老师处得知我学会了MapInfo,并让我帮忙绘制一幅地图。绘制完成后,老师看着地图,高兴地说了一句:“好,你学下本事啦。”胡老师经常会勉励我不要自我设限,要勇于去学习一些新东西。在胡师的鼓励下,我还学会很多新东西,比如CAD制图,数据分析等等。我曾因当众发言而苦恼,老师则教我发言前可先写发言稿,自己对着镜子练习几遍,发言时便不会紧张出错。

2017年底,白如镜学长回家养伤,他在研究室的座位便空置了下来,二年级的慧斌师兄、慧云师姐便给我安排在了如镜学长的位置上学习。在研究室里,除了自己看书读档案外,师兄师姐们更是热心讲解、及时分享一些学术前沿,拉着我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老师自入学初便教育我们:“为学贵自辟,莫依门户侧”,主张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常说要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指导,而非把饭喂到学生嘴里。也曾不厌其烦地教我们做研究,要创建自己研究方向的读书体系与目录,要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对自己的研究摸清摸透,自信自己便是这一亩三分地的权威。到2018年,身边同学纷纷发了文章,我还未有选题,不由焦躁起来,老师认为我应该静下来多读书,发现问题之后,再出去搜集档案也不迟。但我不听老师劝导,请假出去搜集档案。老师知道后,大概是有些生气,给我发消息:“你再着急,没有问题意识,有再多的档案,也是白费。你着急什么?好好做研究,什么都会有的。”我自知理亏,灰溜溜回校后,便老老实实在中心看书 ,翻档案。

2018年初,我参与了胡老师、郭老师去岢岚县调查项目,终于实现了跟随老师与师兄师姐集体考察的愿望。刚去岢岚,不禁为当地异地搬迁扶贫的创举深深折服。在访谈过程中,有不少访谈对象对山中旧房的拆迁感到惋惜。我当时不大理解,毕竟破旧的房屋与明亮宽敞的楼房相比,孰优孰劣,一眼便知。后来随着访谈的深入与访谈对象的增多,一个又一个房屋的故事浮现在我的眼前。有为旧房拆迁惋惜的,有的是因旧屋是土改分配而自豪,也有因房屋问题导致邻里纠纷的,我当时便对农村房屋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回去后,我便以家乡为研究区域,摸索着写出了一篇论文:《变与不变:农村房屋研究--以永济姚村为例(1947-1966)》,当时还曾以此篇作为课程作业交于其他老师,均得到最高分。我以为自己便算学会了如何写一篇学术论文。但胡老师告诉我,这篇论文看似涉及全面,其实并没有问题意识。做研究,要把小历史放入大的历史中考察,找准其在学术脉络中所对应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和现有的学术研究对话。为了更好地找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老师让我把自己做好的史料梳理拿给他看,这一看,便发现了关键史料,指出我对问题不敏感。后来在老师指导下,我将史料重新细致分类,并完成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土改房屋分配及其变迁研究——以山西省永济县为例》一文的初稿,老师看完后说了一句:“行了,总算有点样子了。”我当时长舒一口气,以为这就可以了,事实上,这仅仅是个开始,修改论文的繁琐与反复,实在是比写论文时还折磨人,数次想要放弃,是老师循循善诱,才算坚持到最后。后来文章改完至刊出,老师还专门将我历次的修改稿拿出来进行复盘,从头又教了我们一遍如何提炼问题意识、如何提取史料,如何将史料细致地分类以及如何写论文、如何修改论文,可谓是细致到极致。后来在此篇文章基础上进行拓展研究,又相继获得了国奖、校优以及拿到省优后,老师还曾笑言:“你看,老师没有骗你吧,好好搞研究,什么都会有的。”此后,我也常会对身边焦虑的朋友说:“好好做研究,什么都会有的。”

老师不仅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还身体力行,言传身教。老师常说:“诚者乃成,诚则有物,不诚则无。”与人交往,要诚,对己亦要诚。待人接物,诚恳对待,自不必说。对己诚,则是说做学问要对自己研究的问题诚,做研究,不为发文,只为自己解惑,只有自己内心真正明白了,才算解决问题。老师从不要求我们发文章,但会要求我们好好读书、读档案,在不断地阅读与思考中寻找问题,解决问题。2018年秋,老师曾带心钢师兄与我前往吕梁考察,在荒芜的田野中,秋风阵阵,我和师兄被冻得瑟瑟发抖,但老师却是兴致勃勃,丝毫不为寒风所动,田野考察访谈一样不落。回校后,当我把一米多长的地块还原图拿给老师时,老师毫不犹豫将图铺在地上开始研究,看到重要处,还激动地给我和师兄指出来,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竟闪着光,不觉甚是感动,老师对学术研究的赤子诚心,实在是自愧弗如。

老师常说:“治学要勤,要珍惜时光,不怕吃苦。”老师勤谨,虽工作繁忙,却常读书至深夜,不论是早上来到中心,还是每晚十点离开中心,老师只要在校,办公室的灯总是亮着。中心三年,老师办公室的那盏亮灯,时刻激励提醒我们学习要勤。毕业后,因疫情影响,未再踏入中心,也许久未曾目睹老师办公室那盏亮灯,但在我的心里,那盏灯始终亮着,不论在何地,都激励我勤奋、努力。老师提倡细致,认为精确也是高明,对于所学所写,无不细心细致分析,从不松懈。我们每年都会有学术训练,进行四清阶级成分表的录入工作。每次我们录入完毕,老师要花一到两个月进行细致地对比,并找出我们录入的问题,大到语句,小到数字,都会认真核对,并开会进行总结,以便我们及时吸取教训,避免下次出错。

胡老师无时无刻不在耐心浇灌,悉心培养学生。有时路上遇到、或在吃饭时,老师都会耐心叮嘱,或传授为学之道,或勉励勤奋治学。老师在赠阅《凿井而饮:明清以来黄土高原的生活用水与节水》时,曾题字道:愿你能凿一口属于自己的井。短短数字,包含了老师对学生的殷切期望。

自乔志强先生于1992年创办中心以来,这三十年里,中心四代学人秉承传统,研经铸史,薪火相继,追踪前沿,脚踏实地,形成了中心独有的学术理念与培养体系。行龙老师倡导“走向田野与社会”的学术理念,提倡档案资料与口述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做研究先从自己家乡做起。我们在中心学到最重要的一课,便是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家乡。胡老师也教我们要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家乡,不要自以为了解家乡。要做有温度、有深度的研究,我们虽立足山西,但要将眼光放在全国甚至是全世界,不可局限于自我的一方小天地里。

中心学术氛围浓厚,各位老师会定期在鉴知论坛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还会邀请海内外知名学者开办讲座,拓宽我们的学术视野。除此之外,中心每年还举办两次研究生鉴知论坛,为学生提供展示、锻炼与交流的平台。直至今日,研究生鉴知论坛已不再仅仅为中心学生开放,还面向全国各高校研究生,成为国内外青年学生重要的交流平台。

中心不仅是我们学习的地方,也是我们温暖的家,在这里行老师就像一个大家长,每到毕业之际,行老师总是伤心落泪,不舍学生离开。三年来,张俊峰老师分享最新学术前沿、马维强老师毫不吝啬分享自己的求学治学经验、常利兵老师“逼”我们读书、李噶老师不厌其烦教我们绘图、郭永平老师为我们介绍田野方法,韩祥老师、赵中亚老师、曾伟老师、王帅老师总会在开题、中期、鉴知论坛中提出建设性建议,冯艳花老师更是帮我们找寻书籍、档案,陈叔、吕姨为我们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让我们可以在中心心无旁骛地学习。

在中心三年,常因门楣“立足三晋研经铸史,走向田野鉴古知今”的学术志向而心潮澎湃,也曾因教室墙上的“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而时时谨慎,因老师办公室的一盏亮灯而勤谨细致,也曾因档案里的只字片语而雀跃,中心见证了我们每一次的小成长,为我们的学术之路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与养分,也时刻提醒规避我们走上弯路。愿中心能像一盏长明灯,时刻照亮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心人的前进之路。三十而立,岁月如歌,春华秋实,桃李芬芳。诚愿中心在今后的征程中,迎来一个又一个更丰硕更辉煌三十年!

2021年11月20日


作者:冯希,中心2017级硕士研究生,现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在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