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内外现存的清代苏州鱼鳞册有些记录了业户、佃户的信息, 佃户栏填写的内容分别为“自”、姓名、空白三类, 学界对此理解分歧严重。有学者认为, 业佃并录反映了官府对佃户产权的认可。“自”指底面分离、业主自有田面;佃户栏空白指底面合一、承租佃户经常更换;佃户栏标有姓名意指业佃分别拥有田底田面权。由此推论, 清初江南底面分离现象普遍, 地权极为分散, 租佃关系不发达, 不具有地主制经济的特征。其实, 苏州的一些鱼鳞册也有不记录佃户的。业佃并录意指“一田二主”的认识缺乏充分依据, 论证逻辑存在问题。对道光年间鱼鳞册地权流动的考察表明, 业户、佃户共同记载的田块并不能体现出田面田的特点。这一时期, 在城地主占有苏州城附近村庄一半以上的耕地, 租佃关系发达, 租佃关系变动频繁, 同时, 租佃期限长期化, 显示出租佃关系相对固定化的趋向。
关键词:清代;苏州;鱼鳞册;业户;佃户;业佃并录
来源:《中国史研究》201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