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晚,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钱杭教授在中心一楼报告厅作了题目为《回到“原点”——社会史研究的过程、理论与方法》的报告,报告由张俊峰教授主持。
本次报告,钱杭教授首先回顾了近年来在山西从事水库社会史研究的经过和收获,介绍了《山西省水库移民志》写作的过程,以及外省入晋水库移民的情形,指出该书对山西方志基础建设的贡献。接着,围绕着为何要回到“原点”,从马克思、涂尔干、章学诚、吕思勉、布罗代尔等学者的经典表述中,寻找学理性依据,并从社会史研究、水利水库史研究和族谱宗族史研究三个方向,展开对研究“原点”的追溯与反思。然后,就社会史研究的基本词汇,如“社会”“封建”等进行词源追溯,指出封建的核心意思就是人身依附关系;在水利社会史方面,指出水利社会史的基本问题,既包括对现状的关怀也包括对前身的追溯,既关注其纠纷,也关注其稳定状态;在水库研究中,严谨的给水库进行定义,即“人类在选定地点,以坝堤闸堰等工程设施拦截河川径流及其他水资源,能在一个较长时期内维持设计蓄积量的人工水域”,指出水库移民的基本性质以及研究的价值,并将外部性作为观察水利社会的一个新视角;在族谱、宗族史研究方面,回顾了三十年前在江西泰和考察宗族活动的情形,并试图围绕宗族是否为社会组织,回到原点展开追寻,发现在宗族制度中除了变动因素之外,是否还有不变之处。
在交流环节,行龙教授围绕回到社会史的原点是什么展开讨论,指出社会史研究要回到马克思唯物史观,回到年鉴学派的原点,从现实发现历史,做实践的社会史。张俊峰老师对钱杭教授在古稀之年,依旧要“重返原点”,回到田野点进行探索和追溯精神给予高度赞誉,对钱杭教授的治学精神表示敬意。本次报告,钱老师动情的回顾和分享了三十余年来从事社会史、水利社会史和宗族史研究的心路历程,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责编:郭心钢
二审:曾 伟
三审:常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