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首届鉴知·读书会纪要
作者:社会史中心 上传日期: 2023-04-03 阅读次数:

为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加强师生之间与同学之间的学术互动,2023年4月2日,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于鉴知楼一层会议室举办了首届鉴知·读书会。常利兵、韩祥、曾伟、张力、郭心钢等五位老师,以及中心四十余位硕博研究生热情参与,围绕孔飞力《中国现代国家的起源》和王汎森《思想是生活的一种方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两本经典著作展开了阅读和讨论。

上午九点,韩祥老师对活动的流程、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要求先由两位同学以PPT形式汇报阅读成果,其余同学(包括汇报人所在小组的同学)围绕汇报内容提出问题、自由讨论,老师们加以点评。

读书会上,刘志辰、刘书凤两位同学分别作为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内容涉及作者简介、学术史梳理、核心问题、章节概况以及小组评论等几个方面。汇报完毕后,李速、裴磊、张卓善、刘书凤、段思吉、史灿、于飞、史艳生等八位同学纷纷就史学的专业化、选题的学术史定位、现代国家议程、书籍与个人研究的结合、史料的整理和把握、阅读的角度和呈现效果等问题提出建议和疑惑,之后由汇报人进行了具体回应。同学们的讨论和互动十分积极,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随后,中心老师对同学们的汇报与讨论进行了点评。张力老师指出,此次书籍的选择特别有深度,和现实存在密切结合,勉励大家要“做有思想的研究,提有深度的问题”。郭心钢老师对两本书的异同点进行总结,相同点是都属于近代哲学范畴,不同点是孔飞力力图寻找现代国家的理想型,而王汎森则是研究思想下渗的过程。曾伟老师将汇报成果与“如何阅读一本书”相结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强调应从导论中寻找书籍的整体脉络。常利兵老师着重讲了文本细读的问题,主张学生们不要被已有的书评文字束缚,要从文章的某一个主题入手,仔细体会作者的研究进路和内容建构。

最后,五位老师纷纷表达了对读书会的支持与肯定,并对以后读书会模式的改进和完善提出建议,希望在以后的读书活动中,学生们可以跳出固有思维,以一种新的思路进行汇报,并且讨论的氛围可以更轻松、自由一些。首次读书会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了。

5c884e6dbd8045b0b7af8f346f34645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