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茂莉教授主讲第115期“鉴知”名家讲坛
作者:$curArticle.author 上传日期: 2022-10-31 阅读次数:

2022年10月28日中心诚挚邀请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韩茂莉教授在线上做了《近代山西乡村社会地理》主题讲座。讲座由中心主任张俊峰教授主持,李嘎教授与谈,中心师生在鉴知楼报告厅聆听报告。

韩老师首先讲了传统农业社会农户的类型和农田分布。以土地为中心的农民占据了主体地位,他们耕作的农田跟村落之间的距离大多在0.5-3里之间,即使更远的距离也是当日可以往返耕作的距离。

其次,介绍了乡村基层治理与空间秩序,乡村的里、甲、约的基层组织是控制乡村的基本单位,主要进行催粮催税和维护地方治安的工作。同时一个“里”所控制的村庄,多的也就在7-8个,另外寿阳县还有类似于“所”这样的基层组织。基层组织的负责人,多是乡村的精英,跟辖区的村民都比较熟悉,管辖的也多是近邻。而在婚姻圈而言,韩老师认为方圆3-5里范围内的联姻占据的比例最大,而5公里范围内是主要的联姻圈。

接着,关于祭祀圈的形成和村民社会的交往,一般村里有庙,稍微远的庙宇距离大多也是以当日往返为限,稍微大的庙宇,祭祀圈大致在10-20公里半径范围内。

最后,在乡村集市和村民认知空间方面,借助于中心地理论,对传统农村的市场单日集和双日集的范围做了概述,同时发现基层市场交易的范围大多就是在十里八村的范围内进行的。在集市中,有结交人的功能。是信息交流空间,往往也是促成婚姻联系的媒介。决定集期的真正原因是彼此间的势力范围,即客源区。意味着集期相同的集市,参与交易者几乎完全不同。

在与谈环节,李嘎教授对韩老师在乡村社会地理研究中做出的开拓性工作表达了钦敬之情,认为这些研究利用跨学科方法,从地理学角度,结合实证考辨和地图表达,推动了乡村地理的发展,资料扎实、观点鲜明。行龙教授,高度评价韩老师对近代山西乡村社会地理的研究,同时也鼓励中心师生利用山西的资料,做出更好更扎实的研究。线上聆听的师友也热烈提问,韩老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和真诚的回应。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