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韩祥副教授主讲第110期“鉴知”青年学术工作坊
作者:社会史中心 上传日期: 2019-11-08 阅读次数:

2019年11月6日晚七点,中心韩祥老师做了《清末小额通货更替与灾赈货币流通转型:以光绪三十二年江北赈案为例》的报告。在报告中,韩老师就选题缘起、研究区域和利用的资料进行了说明,强调了光绪三十二年江北赈案在讨论钱赈问题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接着,韩老师提到了庚子之后各省铸币局铸造铜元过度发行,引起铜元危机,从而有光绪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停铸铜元的通告。然而当年江北的水灾,使得灾区铜元缺口巨大,也为铜元的铸造提供了契机。为着解决铜元的问题,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重开江南铜元局、向其他省采买铜斤、铜元,其他铜元收入以及粜价归赈和散放灾民等。在整个赈济过程中,铜元散放是关键的环节,官方起到了主导作用。

通过江北赈案的钱赈研究,可以看到仅就铜元的运作而言,官方在其中扮演了主导作用,甚至小额通货的供给权回到了官方。这不能完全用民间主导来概括这次灾赈。经过这次赈济后,铜元赈灾呈现贬值趋势,使得钱赈的作用被弱化。

在与谈环节,曾伟老师对于钱赈的起源和时段性的问题、交通因素与钱赈的关系,以及铜元取代铜钱的过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李嘎老师对报告中的研究提出充分肯定,并对盛宣怀档案的利用提出了建议。在交流环节中,中心的师生围绕银钱比价,铜的来源,以及银钱发放中的不公问题的处理和贪腐问题提出了建议和看法。韩老师对各位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表示感谢,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严谨和细致的回应。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