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行龙教授主讲第100期“鉴知”青年学术工作坊
作者:社会史中心 上传日期: 2018-11-30 阅读次数:

2018年11月28日下午四点,第100期“鉴知”青年工作坊在中心会议室举行,行龙教授作了题为《舌耕度日:刘大鹏的第一次塾师经历》的学术报告。会议由胡英泽教授主持,中心全体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之前,胡英泽教授提议大家一起对中心举办第100期“鉴知”青年工作坊表示祝贺。中心特邀中心主任行龙教授演讲,以示隆重,以表庆祝,以志纪念。鉴知青年学术工作坊是在行老师的倡议下创立的,2010年4月10日行老师在中心作了首场演讲,演讲的题目是“三十而立:社会史研究在中国的实践”。


10a8e8785d9b413fa2a364b5d1f45e5a.jpg

行龙教授演讲中


在过去的八年,鉴知青年学术工作坊成为中心的青年教师发表新论、相互砥砺的熔炉,也成为培养、教育学生的展台。同时也是校内外青年才俊学术交游、建立深厚情谊的平台。到目前为止,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鉴知青年学术工作坊,是山西大学文科院系及研究机构最有影响的学术品牌之一,受到了广泛关注。

行老师简短发言,他指出学术工作坊已经成为中心的制度,打造成了一个品牌,对第100期“鉴知”青年学术工作坊表示祝贺。

行老师的报告以晚清至民国时期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为基础,主要围绕刘大鹏的第一次塾师经历及与其子刘玠的科考经历展开讨论,通过对《退想斋日记》中刘大鹏在科考和塾师两件事上的心理动态及具体举措的探讨,揭示出以刘大鹏为代表的近代士绅在社会变迁中的发展轨迹。


42bbbe1caa0a4d4eb67acaec356e036f.jpg

报告会现场图


报告主体内容分四个方面:第一部分探讨的是“初为塾师”,行老师以作为西席的刘大鹏和作为东家的张资深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细致梳理日记中相关记载,从而确定了刘大鹏的早期塾师经历。第二部分探讨的是“刘玠入泮”,行老师以刘玠一系列的学习及科考经历作为线索,对刘玠早期在桐封书院的学习,首次府试,刘大鹏刘玠父子在书院参加课试,1894年刘玠再次参加乡试顺利通过,及考中秀才之后的贺喜、祭祖、拜客等事宜详细描述。并以刘玠的科考经历侧面反映出刘大鹏及其父亲对于科举考试的重视程度。第三部分探讨的是“刘大鹏中举”,行老师以刘大鹏“虽为塾师,科名之心未泯”的长期心理动态及与其子数次“梦笔”的心理暗示作为铺垫,详细记录了自八月刘大鹏进入考场至十月考试结束后邑侯贺喜,鹿鸣之宴,四处拜客的一系列活动,并对刘大鹏初闻中举后的忐忑心态以及未见主考后产生的遗憾进行解读,使刘大鹏的形象更为生动立体。第四部分探讨的是“刘大鹏的《鸦片烟说》”,行老师通过刘大鹏的视角详细观察了“所见所闻,多吸食鸦片烟致困致死者”的近代社会状况,并通过刘氏父子针对鸦片吸食泛滥现状的具体举措,如购买戒鸦片烟毒药,送人戒烟方子等,直接反映出作为近代士绅的刘大鹏及其家人对鸦片泛滥的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最后,行老师提出几个问题与中心师生进行讨论:其一,他以《退想斋日记》与《刘绍宽日记》为比较,发现科举考试的形式内容未变,私塾教学的内容未变,士人个体读书内容和生活体验已有较大差异,反映西学东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二,在鸦片烟对社会危害的研究方面仍然缺乏对基层社会的认识。其三,刘大鹏于1893年“梦醒”实未醒,登科之心不泯,此为常态。

报告结束后,中心师生就历史研究尤其是社会史的书写、士绅在传统乡村中的作用、科举废除的影响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