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上午九点,由行龙教授主持的冷门绝学团队项目“清至民国黄土高原民间帖式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开题会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一层报告厅举行。
本次开题会邀请的与会专家有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王振忠教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杨华教授、太原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殷俊玲教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亚教授以及来自太原、介休等地的民间文书收藏家。会议由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张俊峰教授主持。
课题负责人行龙教授,首先对项目申报的缘起做了介绍,接着从帖式文献的形制、流变以及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做了阐述。课题组成员张俊峰、仝建平、曾伟、贾登红、刘涛分别围绕帖式文献的研究价值、研究思路、存在的问题和困惑、预期成果和目标等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和补充。
接着与会专家围绕帖式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复旦大学王振忠教授认为帖式文献研究的产生有其历史源流,应该置于日常生活的实践进行理解,指出这类文献是生活常识日用化转变的产物,对其研究应突出风俗地理的研究价值,注重与日记等其他民间文献以及与田野调查的结合。
武汉大学杨华教授认为对于帖式文献的源流应有相应的梳理,传统的“三礼”文本不应忽视,注意从地域社会环境和生活智慧去理解帖式文献,注重时代变迁的敏感性和理论高度的升华。
太原师范学院殷俊玲教授认为要对帖式文献的概念做清晰的界定,熟悉不同地域的习俗,在版本鉴定和作者信息查询方面要做相当的工作。
山西大学周亚教授指出,帖式文献大致包括制度文本和实践文本,尤其是突出实践性,在区域方面既要顾及山西之外的其他区域,也要注意到山西内部的区域差异,汉族区域与非汉族区域的差异。
与会的两位民间文书收藏家从帖式文献的收藏、研究与应用实践等三个方面,分享了个人的经验,并介绍和展出了各自收藏的帖式文献。
最后,行龙教授做总结发言,充分肯定和吸收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鼓励课题组成员围绕帖式文献开展写作,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联合组稿或结集出版,力争以此次开题会为契机,做好总体规划设计,达到预期研究目标。开题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据悉,近五年来,我校历史文化学院和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已经主持或完成4项冷门绝学项目(其中,团队2项,个人2项)。充分显示了我校中国史学科在“走向田野与社会”理念指导下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和科研实力,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和标志性成果产出方面必将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编:郭心钢
二审:曾 伟
三审:常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