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晚,中心马维强教授在鉴知楼一层报告厅作了《革命伦理与生存理性:乡村干部群体在集体化时代的实践逻辑》的报告,报告由常利兵教授主持,中心师生聆听了此次报告。
马老师的报告系统阐释了近代中国乡村治理的多维运作机制。首先,刚柔并济的干部管理模式在制度规范与乡土逻辑之间催生了特殊的“灰色空间”。其次,国家权力通过技术治理与意识形态建构等路径实现深度渗透,既引发基层干部分化,也塑造出弹性治理模式。第三,政策执行过程中策略性调适与基层非正式变通形成动态博弈,资源分配的隐性规则同时显现制度创新与内在张力。第四,结构性制度异化与官方主导的社会记忆再生产相互交织,不仅构成记忆政治的颉颃格局,更导致代际记忆出现断裂。最后,乡村干部作为“第三空间”中介者,在传导国家意志与缓冲行政干预的双向实践中,维系着国家治理与乡土生态的平衡。
在与谈环节,常利兵老师认为这是一个宏观性的学术综述,是一部学术史,并且认为其体现了革命伦理与生存理性。郭心钢老师关注“第三空间”的影响。张俊峰老师侧重从乡村干部的职位性质探讨乡村治理的问题,认为这是乡村干部的“为官之道”。马老师对此一一作了回应,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