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研院”史语所邱仲麟研究员主讲第90期“鉴知”名家学术讲坛
作者:社会史中心 上传日期: 2017-12-19 阅读次数:

       2017年12月4日下午3点30分,台湾“中研院”史语所邱仲麟研究员在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一层教室作了题为《明以降眼镜的文化史》的学术报告,报告由胡英泽教授主持,中心全体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
       引言部分,邱老师首先对眼镜最初的由来和材质进行了介绍,然后他梳理了学术界对中国眼镜外来论和自生论的不同观点。
       邱老师报告的主体由八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明代叆叇之传入”。通过对弘治年间吴宽作“谢屠公赠西域眼镜”,万历元年刊行的《留青日札》等相关记载的详细叙述,由此说明眼镜在明代是通过陆路和海路传入的。第二部分是“清代眼镜的生产与售卖”。清朝初年,江南人士已经熟悉西方造镜技术并开始仿制。康熙年间,苏州府吴江县人孙云球善制各种西洋镜,其中就有近视镜、昏眼镜、童光镜等。乾隆年间,杭州城镇之间就有流动贩售眼镜的人,而北京、上海等地已有很多眼镜店铺。另外,江南制造的眼镜还曾输往日本。第三部分是“老花:四十为‘眼关’”。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四十岁左右,眼镜即开始老花,故清代有四十为眼关的说法。不论是皇帝、王公大臣还是普通人,都避免不了老花的困扰,因此眼镜在清代颇受欢迎,甚至成为好友间互相馈赠的物品。第四部分是“近视与近视眼镜”。明清时期由于长时间的读书、写字,近视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为方便都购买近视镜佩戴。第五部分是“使用眼镜的特殊思维”。清代以水晶眼镜为主,但是清代有眼镜不可多戴的说法。第六部分是“配镜与验光技术”。长期以来,中国市面上的眼镜都是工匠先行制好,分十二或二十四种度数。民国以后,机器验光逐渐普及。第七部分是“关于镜框与镜架”。明代以来,中国人使用的眼镜,长期以来是无腿的。“五口通商”以后,中国有了两脚且可以开合的鬓角眼镜。第八部分是“戴眼镜的礼仪及其炫耀性”。最后,邱老师以“眼镜不只是眼镜”进行了总结。眼镜作为舶来品,从明代、到清代、再到民国,已经被赋予了多种意义。它已不仅仅是一个是物品,是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更是明清易代背景下中国应对外来文化传入的一个典型。
       在互动环节,针对“文化史”的研究,邱老师以自己的学术脉络为例,较为详细地解答了师生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