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成功举办第16届“鉴知”研究生论坛
作者:裴孟华 上传日期: 2016-12-26 阅读次数:

       2016年12月22日下午,第16届“鉴知”研究生论坛在中国社会史中心一层教室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研究生祁毓龙主持,中心全体师生参加了这次论坛。鉴知论坛自2009年创办至今,已走过八年历程,并成为中心以在读研究生为参与者的标志性学术活动之一。论坛包括各作者作主题发言,评议人进行点评,老师提出建议问题等三个部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文章就是通过提交文章,广泛吸收建议之后修改发表的。
      本届鉴知论坛共包括十篇论文,涵盖了集体化时期的中国乡村,明清以来的区域社会,山西地区的信仰表达与实践等主题,内容十分丰富。张瑜的《身体、生活与生命——村庄档案所见肃反运动中一个反革命分子的改造历程(1959—1962)》、李芳可的《从“阶级成分登记表”看土改前山西省昔阳县石村的农户生计方式》、薛超然的《不违农时:农村人民公社平调退赔问题研究——以定襄县南王公社为例》都将问题聚焦于集体化时期的中国乡村,以自下而上的眼光对这一时段前后的历史从不同面向做了探讨。刘淑娟的《北国水乡:明清时期永年城一带的水域景观与士人书写》、裴孟华的《水利社会的仪序嬗变——新绛鼓堆泉研究》分别以河北、山西的个案讨论了明清以来的地方社会变迁。侯峰峰的《晋东南李卫公信仰初探——以方志和传说为中心的考察》、李园园的《抗战时期华北督导团在晋南的社会事业——以“督导旬报“为中心》则对山西不同时间空间中的信仰现象为着力点。王文婷的《规训与反省:太行根据地的民主建政实践——对左权县支部整风运动的解读与分析》从个体角度对根据地时期的政治运动做了研究。祁毓龙的《再造政区:1950年代山西平定汪里、梁江两乡划归河北井陉研究》深入研究了政区变更复杂的深层原因。作者报告之后,各点评人针对文章内容提出了问题和建议。
      胡英泽、张俊峰、马维强、常利兵、李嘎、郭永平、赵中亚、韩祥、曾伟等八位老师分别做了发言。老师们对本次与会文章的质量给予肯定,对其中的不足和缺点给予诚恳的建议和指导,与会学生都受益匪浅。
      论坛闭幕式上,胡英泽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中心学生应该继续从学术史的脉络中发现问题,以社会史的视野看待问题,以“走向田野与社会的”理念方法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做出优秀的研究。
      下午6:30,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第16届“鉴知”论坛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