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2-15日,中心研究人员张俊峰、胡英泽应邀参加了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举办的“民间文献与华北社会史”学术讨论会。本次会议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主题集中。以山西区域为中心的专题论文达到11篇,涉及民间信仰、移民、契尾、晋商、乡约、社、宗族、地权等方面的内容。其中,常建华《明清山西碑刻中的乡约》以明清山西碑刻资料为中心,对乡约这个基层行政组织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并厘清了乡约、乡地、乡保、地保等一组极易混淆的概念。赵世瑜《圣姑庙:金元明变迁中的“异教”命运与晋东南社会的多样性》,从则辨析圣姑庙信仰的起源出发,认为圣姑庙有可能是在中国南方地区较多见的摩尼教,通过探讨摩尼教在金元明时代的变迁,意图揭示一个异域宗教随着时代变迁,缓慢融入地方社会生活的历史过程。安介生通过研究晋中田契的“契尾”,证明各地田契契尾的形制与文字内容存在的区域性差异与时代性差异,强调契尾实物资料的重要价值与加强该研究的必要性。二是有关集体化时代农村社会的研究,有关论文共6篇,以张思及其博士生的研究为代表。这些研究分别围绕侯家营文书、一位公社书记的数十年的工作笔记和一个农民的日记展开不同角度的研究,与我中心正在开展的集体化时代中国农村社会研究遥相呼应,反映了当前学界一个新的学术热点。三是本次会议充分展示了华北民间文献的丰富多样性,大大扭转了人们有关华北民间文献不够丰富的歧见。这次会议除上面提及的资料形式外,还有传说、档案、方志、户口册、族谱等,研究者普遍重视民间文献与口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最后,会议围绕民间文献资料的价值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应注意对史料进行史料学的考量。对民间文献资料,要做到不误读、不选读、不过分解读。本次会议,张俊峰博士提交了《清代晋东南的社与乡村社会》,力图对目前有关晋东南乡村基层社会的研究加以重新审视;胡英泽博士提交了《流动的土地:山陕黄河滩地地册研究——兼论清初至民国的关中模式》,对滩地册背后所包含的生态、社会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在对秦晖关中模式质疑的基础上,提出黄河小北干流类型的新观点。两文均引起与会学者高度重视,形成了热烈的讨论和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