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举行2008级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
作者:高维娜 上传日期: 2009-12-29 阅读次数:

        12月27日,中心举行了2008级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中心的11名硕士研究生和3名博士研究生向大会提交了开题报告。
       上午的报告会分两组进行。第一组5位同学的选题均为集体化时代乡村社会村庄个案研究,题目分别为巩慧贤《集体化时期剪子湾会计资料的解读》,姚丽芳《北方乡村农业经营发展的个案研究》,丁俊晖《集体化时期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状况的个案研究》,张景阳《集体化时期植棉典型杨谈大队兴衰考察》和武春华《集体化时代山西农民行为研究》。他们从各自关注的角度入手,对这一时期乡村社会的经济状况、农业经营、政治变迁、农民行为等方面展开研究。第二组6位同学的开题报告则涵盖了历史地理和根据地社会变迁等内容,包括张利坤《眀蒙军事冲突下的筑城运动与地方社会的考察》,翟军《合作化时期吕梁山区水土保持研究初探》,董海鹏《大地震与明清晋南地区社会变迁》,李志强《明清以来吕梁山区的淤地坝与社会变迁》, 刘斐丽《建国初期婚姻法贯彻运动研究》和王燕萍《根据地妇婴卫生保健工作的探析》等。每组报告结束后,郝平、张俊峰、胡英泽、韩晓莉、李嘎等老师对每位同学的陈述,从选题的可操作性、论文的结构、史料的收集、个案的选择等方面给予详细的点评,使同学们受益良多。
        下午进行了博士开题报告会,会议邀请了行龙教授、岳谦厚教授、郝平副教授、张俊峰副教授、胡英泽副教授参加评审。受评博士的选题有刘素林《知青在山西——宏大叙事关照下的生活图景》、李忠人《集体化时代西堡村社会变迁研究(1950-1982)》、薛剑文《建国以来晋南农村经济研究——以临猗东卓村为中心》等,分别涉及当代知青史、农村社会史以及农村经济史等领域。报告人首先对自己的选题、课题设计论证、研究基础和研究方案进行陈述,评委老师随即进行提问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大家认为刘素林关于知青的选题新颖,可塑性强,应通过进一步的田野调查,反映一段实实在在的知青在农村的历史,并借鉴社会学、人口学等理论对知青群体进行学术性的探究和合理的价值判断。对于李忠人结合家乡所作的“关于西堡村社会变迁”的报告,大家给予了一致好评,认为下一步应利用便利条件对村庄进行整体的研究,争取反映出西堡村变迁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变动的关系,并适当深入挖掘农村产权分配等问题。薛剑文关于“建国以来晋南农村经济”的选题,大家认为经济问题是农村变迁中的重要环节,应结合建国以来历次国家政策的重大变革,对集体化时代进行经济角度的解读。经过精彩、热烈的讨论答辩以及公平、公正的评审,三位博士的开题报告顺利通过。
        会议最后,行龙教授作了总结性发言。他肯定了2008级硕士、博士为开题所作的努力,并进一步强调中心研究生一定要树立“田野”意识,以现实为关怀点,找到各自要研究明确的问题,“激活”史料,全面、整体地反映过去。行龙教授指出,“社会”的范畴包括“大社会”和“小社会”,小社会必须以大社会为背景,否则很难说清并解决问题,甚至越走越窄。他殷切希望参加开题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拓宽眼界,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在开题之余坚持更积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