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的制度化,实现研究生内部学术讨论的经常化,2010年12月12日,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成功举办了第四届研究生“鉴知”论坛。论坛共收到同学们提交的论文21篇,内容涉及到集体化时代中国农村社会研究;人口、资源、环境史研究;水利社会史研究;历史地理研究;根据地社会变迁研究等各个方面。论坛理事会对所提交的论文进行了分组,并邀请中心老师列席点评。讨论中,各位论文陈述人均作了精彩的演示文稿报告,老师和研究生们对每一篇论文都进行了客观认真的评论,会议达到了师生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预期效果。
关于集体化时代的中国农村社会研究,是近年来中心大力倡导的重要学术方向。本次论坛许多同学均集中于对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显著。其中,张永平的《集体化时期农村年终结算制度研究——一位生产队会计的讲述》、高维娜的《多重视角下的村支书——以集体化时代道备村为例的考察》、李保燕的《传统的断裂与婚姻的革命化——浅谈土改到集体经济时期道备村的婚姻变革》和郝丽娟的《集体化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以平遥县1977年沙河治理为中心的考察》是对中心与日本学者合作开展的“道备合作”项目的初步展示,体现了中心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此外,王霞的《20世纪50年代读报小组初探——基于<山西日报>、<山西青年>、<山西农民>的受众分析》、陈偲的《跃进中的伤痛:20世纪50年代末一个小人物的命运》、王利红的《高级社阶段的农村整党整社——以阳城县南关村为中心的考察》、巩慧贤的《凭证与账簿——以集体化时期剪子湾的会记资料为中心的考察》、姚丽芳的《浅谈人民公社粮食分配制度——以闻喜县崔家庄为个案的研究》、刘斐丽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950年山西省贯彻婚姻法运动的个案研究》、张景阳的《“谈”花一现:人民公社时期的杨谈大队》和翟军的《黄土高原上的绿色阶梯——以柳林县在集体化时代梯田建设为中心的考察》等文章则从各自所关注的角度入手,对集体化时期的政治权利结构、农村经营模式、社会生活与文化等方面展开研究,使与会人员对那段峥嵘岁月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对于传统时代,尤其是明清时期山西社会研究,也有不少同学在此方面予以关注。李志强的《依依清河——三川河下游水利经济个案研究》和袁兆辉的《“因时”与“率旧”:晚清以来吕梁山东南麓水利纠纷的解决原则——以马壁峪为个案的初步研究》两篇文章均以“水”为中心,突出展现了中心在水利社会史方面的学术积累和创新。董海鹏的《试论1815年平陆地震的救灾对策》则从社会史的角度考察了自然灾害与区域社会变迁的关系;而上官李娜的《历史时期县治空间位移研究——以山西阳城县境内的治所迁移为例》、梁锐的《森林开发与边疆地区的内地化——以大青山和穆纳山为中心的考察》以及米晋华的《明清时期山西徐沟县庙会初探》则综合了历史地理学和社会史的研究方法,分别就区域社会的聚落迁移、农牧交错带的内地化过程和民间信仰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反映了近些年来中心所提倡的在历史学本位下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思路。
党在根据地乡村社会的实践为新中国成立后各项政策的制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往学界对根据地的研究过多关注于中共社会动员及其社会变动,很少有学者针对中共的妇婴卫生保健工作展开研究。王燕萍《根据地的生育方式改造——以山西为中心的考察》一文通过对根据地生育方式改造的分析,揭示中共妇婴生育工作的积极意义。此外,杨超的《1930年代的山西乡村教育实践——以呼延农村教育实验学校为中心的考察》则是对民国山西区域社会的一次初步尝试,颇有新意,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肯定和鼓励。
此次会议共分两场。每场报告后,受邀的中心老师郝平、张俊峰、胡英泽、韩晓莉、马维强、常利兵、李嘎、周亚、苏泽龙等对每位同学的报告,从论文的结构、史料的收集、个案的选择等方面给予了细致、诚恳的点评,使研究生受益良多。
会议结束后,“鉴知”论坛全体会员选举了张永平、李保燕、袁兆辉和杨超四位同学为第三届理事会成员,同时,对第二届理事会的辛勤工作表示了感谢。
论坛为期一天,12日晚间,论坛在热烈的气氛中宣告闭幕。
研究生作主题报告
中心执行主任郝平副教授点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