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胡英泽副教授主讲2012年“鉴知”青年学术工作坊首场学术报告
作者:社会史中心 上传日期: 2012-03-01 阅读次数:

  2012年2月29日晚7:00至8:30,胡英泽副教授在中心做了今年“鉴知”青年学术工作坊首场学术报告,报告主题为“推陈出新:区域社会史研究的生态环境视角——以‘关中模式’的学术讨论为中心”。中心研究人员、博士后工作人员、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等参加了学术报告会。
         20世纪90年代初期,秦晖教授提出了“关中模式”,在学界影响较大。“关中模式”时间跨度从清初到1950年代,对关中社会经济史中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重要特点进行了诠释,包涵了“关中无地主”、“关中无租佃”、“关中有封建”等系列命题的完整表述,否证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是“土地私有,买卖频繁,地权集中,主佃对立”的传统认识,提出了“关中模式”的逻辑意义问题,
        胡英泽副教授结合近年来自身研究工作,曾指出“关中模式”在资料运用、数据统计、工具利用、区域社会认识等方面均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关中模式”所运用的核心资料为黄河滩地册,这些地册具有独特的生态背景。以两者之间的学术讨论为例,胡英泽副教授强调,在区域社会史研究中,如果注意生态环境的视角,有可能别开生面。同时,对进一步深化相关研究提出看法。
        报告结束后,胡英泽副教授和中心研究人员、研究生围绕环境决定论、研究区域的选择、生态环境概念的厘定、土地契约文书的利用等问题进行了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