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研究》副主编谢维研究员作“如何突破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华南模式”学术报告
作者:张广丽 上传日期: 2012-05-15 阅读次数:

  2012年5月15日,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四届中国社会史学会年会圆满结束之际,《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副主编谢维研究员在鉴知楼应邀做学术交流。中心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积极参加了此次活动。

  中心执行主任郝平副教授对谢先生作了简要介绍。谢维研究员围绕华北社会与华南社会研究模式的不同以及中心今后的研究方向等内容展开报告。区域社会史兴起之后,华南地区的研究首先崭露头角。华南社会研究基于区域发展的特点,以明清史起家,形成了区域社会史研究的华南模式。研究华北区域社会史,尤其是山西,套用华南模式难有创意,因此在做华北社会史研究时,应立足区域特点,利用丰富的资料资源做出自己的特色,建立华北模式、近代模式和晚清模式等。

  谢先生强调以“天”、“地”、“人”分析研究区域社会,建构区域特点。“天”指时间,一是要求研究者打通政治史的分期,突破社会结构与历史叙事的相互构建,建立历史事件与社会结构的互动。二是要注意叙事框架的变化。近代西学掌握话语权之后,叙事框架由儒学向西学转化,民主、自由和市场都是西学的东西,未必适生于中国本土,需要警惕。社会史研究中的农民未必西学化,所以用西学的框架解释他们的行为不准确。“地”指空间,包含前景即焦点、背景即不关注但是能看得见的东西、场域即由前景和背景构成的关系。“人”指“人本”,在进行口述资料收集时应当注意分析当事人的习性及所处的语境,这样可以使研究者找到正确解读文献的方向和了解文献的产生过程。

   报告结束后,胡英泽副教授做了总结,认为谢先生讲述的天、地、人实际上就是理论、方法和资料,并感谢其对中心今后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