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4日晚,中心李嘎副教授作了题为《城湖胜景:明代以降黄土高原的城市水域景观与城市生活——以凤翔东湖为例》的学术报告。
在此次报告中,李嘎老师本着历史地理学与社会史相结合的理念,对明代以来的凤翔东湖水域景观与民众生活问题进行了探讨。报告具体从五个部分展开。首先通过梳理明代以来山陕黄土高原的城市水域景观及当前城市史研究的新趋势,牵引出本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凤翔东湖。第二部分则集中探讨东湖的形成与明清时期的湖景营造问题。认为东湖并非北宋苏轼开创,但苏轼的《东湖》诗却成为日后东湖名声大噪的“界标”,明清时期东湖水域景观得以延续的根本驱动力正在于科举时代官僚士子对苏轼的追慕。在第三部分,李老师对明清时期“粘着”于东湖水域的士人生活作了探讨,认为此时的东湖水域不仅是城区最为重要的休闲空间,也是士人开展社交活动的社会空间。第四部分集中对民国以降的东湖水域与民众生活进行考察。认为民国以降由于凤翔城市地位的下降,区位由冲要之地渐成荒僻之所,这决定了东湖之内不会有太多的政治意涵及社会冲突,主要扮演的是普罗大众休闲场所的角色。第五部分总结全文。
报告结束后进入互动环节,中心师生就历史地理学及社会史的关系、东湖与饮凤池的关系、明清时代普通民众如何利用东湖空间、东湖水体的多功能性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讨论。本次学术报告达到了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