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1日下午2:30,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第11届“鉴知”论坛在中心一层教室举行。经过论坛理事会的严格筛选,计有11篇学术论文进入此次论坛的汇报环节。论文主题涉及集体化时代的相关社会群体、医疗社会史、土地价格问题、农业合作化、山西地方民间信仰、农作物传播发展史、画报中的民众动员、农户家庭经济变迁、环境与社会视野下的土盐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胡英泽、张俊峰、马维强、常利兵、李嘎、赵中亚、郭永平等7位老师受邀参与了论文的点评工作。论坛分两个阶段进行。
主持人对此次论坛的组织工作做了简单发言后,配合以多媒体设备的使用,11位汇报人依次登台汇报。其中6篇论文围绕集体化时代的相关问题进行学术探讨,有涉及赤脚医生、接生员、工作队等历史群体的,也有涉及农业合作化、计划生育、新法接生等国家政策法规的。相关论文将研究对象置于国家与地方社会复杂互动的多元场景中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论文在使用乡村原始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的同时,还充分利用了通过田野调查获得的大量口述资料作为有效补充。另外5篇论文则努力在地价问题、地域空间问题、农作物传播史、农户家庭经济变迁等与山西地方社会联系紧密的领域进行新的学术尝试。所有这些论文均是践行中心所提倡的“走向田野与社会”这一社会史研究理念的生动体现。
在每个阶段结束后,相关受邀评委老师对每篇论文分别进行点评,点评结束后,由相应的汇报人回应点评,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这种良好的学术讨论氛围,对同学们今后的学术研究有着启发性的引导,有助于培养问题意识和逻辑思维。
学术汇报和点评完毕后,中心副主任胡英泽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针对同学们的论文选题、语言使用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同时赞扬了大家在学术论文当中对田野调查所得资料的有效运用,鼓励大家再接再厉,精益求精,以“力行”的态度投入到日后的学术研究工作之中。他还强调,要处理好读书与撰写论文、读书与访谈资料的关系,努力将所学知识与学术谱系连接起来,创造新的学术增长点。
下午6:30,论坛主持人进行此次论坛的工作总结,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第11届“鉴知”论坛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