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博士后孙杰副教授主讲“鉴知”青年学术工作坊第34期学术报告
作者:董秋伶 上传日期: 2014-11-13 阅读次数:

  2014年11月12日晚,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博士后孙杰副教授以“教育的旁证:《论语》中的‘他者’印象”为题,为中心师生主讲了“鉴知”青年学术工作坊第34期学术报告,中心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本次报告将《论语》作为文本进行分析,前人对《论语》的研究多侧重于孔子及其弟子,而积极主动参与到《论语》中的“时人”却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孙杰博士后就从“时人”这一“他者”的形象来对《论语》进行分析。

  整场报告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孙杰博士后指出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构成了语义世界的“自我”的本体,这其中既包括思想主体,也包括精神主体。随后,孙杰博士后对《论语》中“他者”及其言论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他将“他者”分为三大类,即在场的“他者”(诸侯),缺席的“他者”(或曰)以及归隐的“他者”(隐者),通过对这三种“他者”的阐释,指出儒家的主体性建构之路是在主体对“他者”的承认、参与和责任承担中完全的,其关键性的环节在于主体与“他者”之间的互动和转变,而主体对于世界的准确认识只有在与“他者”的不断互动中才可能实现。最后,孙杰博士后总结了“他者”及其言论在《论语》中的地位,认为“他者”是孔子及其弟子反观自身的一面镜子,是《论语》话语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他者”的言论则承担着为孔子向上、向下传递“仁”这一价值体系的平台作用。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各位老师,同学就“自我”与“他者”的关系问题,三种“他者”在《论语》中的比例问题,“他者”的概念问题等诸多方面与孙杰博士后进行了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