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张俊峰教授主讲“鉴知”青年学术工作坊第36期学术报告
作者:社会史中心 上传日期: 2014-12-08 阅读次数:
        2014年12月3日晚,第36期“鉴知”青年学术工作坊在本中心一层教室举行。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张俊峰教授以“霾的历史与中国道路——基于霾及其相关词汇的知识考古学分析”为题,为中心师生主讲了“鉴知”青年学术工作坊第36期学术报告,中心师生参加了此次报告会。

       讲座开始后,张老师首先进行了解题。他认为,霾给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带来了切身的影响,主要是其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对人们健康的危害。张老师借鉴人类学中的“知识考古学”进行了与“霾”相关的考证和研究,同时也是在环境史、概念史领域的一次尝试。他对“霾”的研究,主要基于文献中从古至今对该词大量的记载。在具体的考证中,重点讨论“霾”的变迁历史以及通过“霾”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人地关系的变迁等。

        其次,张老师对以往学界“霾”的研究进行了学术史回顾。主要涉及以下几人的研究:王社教于2001年发表的《历史时期我国沙尘天气时空分布的特点及成因研究》以及2008年发表的《清代西北地区的沙尘天气》。王氏的研究主要依据的资料是二十四史的“五行志”、《清史稿》、《清实录》以及西北各地清和民国所修地方志有关记载的资料。此外还有张家诚、林之光于1985年出版的《中国气候》,该著作使用现代气象学知识,将沙尘天气进行了浮尘、扬沙、沙尘暴3个等级划分。最后就是高寿仙和邓辉的研究。张老师的研究参考了王社教对于沙尘天气的分类标准,同时也指出了过往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即没有将“霾”进行单独区分和研究。而且张老师还注意到,在学术界,注重“霾”的研究的主要是大气物理学、环境学、气象学和法学等领域。他还参考了互动百科中对于“霾”的相关定义。

        讲座的第三部分主要是张老师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框架。反思学界以往的研究,张老师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1、古代文献记载中的“霾”与学者们所界定的“沙尘天气”是否一致?2、古代文献记载中的“霾”与当前我们感受到的“霾”是否一致?基于这样的研究问题,张老师以环境史和概念史的新视角为出发点,且在对“霾”进行了大量文献检索的基础上,重点讲述了他的研究框架。最后,将学术关怀回归到了中国,探讨了中国的现状以及未来的治霾出路。最后,参与讲座的师生与张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互动和相关问题的讨论,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