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康文林教授专程从香港赶来,向中心师生讲解了量化史学中回归分析的相关知识与具体操作方法。这也是本学期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in Quantitative Historical Social Science课程的最后一次授课。在同学们的积极提问与热烈讨论中,该课程圆满结课。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in Quantitative Historical Social Science课程是中心为进一步培养师生历史数据分析能力,推动中心数据库建设与利用,特邀香港科技大学李中清教授、康文林教授与中心博士后倪志宏共同开设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受到了中心主任行龙教授、副主任胡英泽教授的大力支持,青年教师也听取了相关课程。
自3月份开课以来,课程围绕人口行为、社会教育、职业变动、土地财富分配、代际流动等主题,从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和结果分析等方面全面培养了学生数据库建设、管理与分析的能力。李中清教授通过对其课题组关于清代缙绅录研究的介绍和对中心数据库的思考,向同学们全面讲解了历史数据库使用中研究设计和分析方法等相关问题。康文林教授和倪志宏博士以stata软件的运用与操作为重点,系统讲授了历史数据库分析的具体操作方法。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同学们在结合各自研究,积极参与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基本掌握了量化史学研究中的问题设计、数据库建设、管理与分析等一系列方法。这将有利于下一步中心数据库建设与利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