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5日,第51期“鉴知”名家学术讲坛在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一层会议室举行。日本长崎县立大学国际信息学院祁建民教授作了题为《四社五村水利秩序与礼治秩序》的学术报告,中心全体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祁教授报告的内容突出国家观念和“精神”在水利社会中的作用,强调“精神”在水资源“走人性”和“走水性”中扮演的角色。水与其它资源不同,同样,“水权”与“物权”也有很大的差别。水体流动的特性是导致用水不均成为社会常态的一重要诱因,只要有水流经之处,就会产生水权,如果上游拦河筑坝占有较多的水资源,下游利益就会受损。
“四社五村”的地理位置在霍州与洪洞的交界处。这一区域的村落因水的利用分为三等:第一等是“四社”,为水权村;第二等是“五村”,有渠权;第三等是“附属村”。那么这些村是由什么因素而形成水利秩序呢?祁教授指出,除了过去的研究外,其实在“四社五村”的用水村庄之间存在两类传说:一个是“兄弟传说”,即四社认为各社在古代都是兄弟,第一社为长兄,长兄为父,一切皆由其办。一个是“嫁女送水”,例如义旺村有一女曾嫁至孔涧村,老丈人探访女儿时发现,女婿一家人灰头土脸,便问其故,女儿回答道:“这里缺水”,因此,义旺将一水日给予孔涧。这些传说所蕴含的“礼”对于维持水利秩序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礼治不是自然而是靠克己与约定来形成,是一种强大的惯性,一旦形成,非常稳固、有用。“礼”虽是维护封建,维持政治对立的产物,但这里的“礼治”体现了中国乡村特有浓厚的人情味和只讲礼不讲斗,从内心解决问题的“理智”。
报告会由张俊峰教授主持。结束后,中心师生围绕有关水利社会以及“礼治”村庄的时间过程、传说与水利秩序的关系、行政边界与水利秩序的关系等问题与祁教授进行了交流。此次报告不仅在水利社会研究方面为中心师生提供了新的思路,也进一步明晰了“礼”对于中国社会的重要性。在师生中引起了热烈讨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