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3日下午,著名历史学家、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近代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钱杭教授,受中心邀请,在山西大学会议中心第四会议室主讲了第52期鉴知名家学术讲坛,题目为“建国后新编谱牒研究——定义、规模、方法”。中心以及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众多师生参加了此次学术论坛。
报告中,钱教授通过自身的调查及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在座师生进行讲解。
首先,钱教授分析了研究背景。建国以来,新谱一向不受重视。原因包括:外在原因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政治上被视为别有用心的“异己”,性质上被认为代表旧制的“封建”,风俗上被认为是脱离时代的“落后”;内在原因为学者的理论预设,主要指日本学者多贺秋五郎的理论预设。并介绍了研究主要使用谱牒为上海图书馆编的《中国家谱总目》以及美国犹他州家谱协会保存的中国谱牒等。
其次,钱教授分析了谱牒的定义,尤其是钱教授对“新谱”的定义。时间层面上,凡1949年10月1日之前的称为“旧谱”,之后的称为“新谱”。不过由于各地解放时间的不同。研究时还需要具体分析。过程层面上,又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指建国后30年间(1950-1979年)所出新谱,又细分为“新旧谱”、“半新谱”、“全新谱”。第二阶段指1980年以来直至当下所出新谱。
再次,钱教授分析了谱牒的规模。介绍了中国内地以1980年为界的前30年与后35年谱牒的发展,以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的新谱。还分析这些新谱的意义有:“自然衔接”而成的新谱;基层社会自我满足的“价值追求”;宗族向“后宗族”形态转型在文本上的反映。
最后,钱教授分析了谱牒的研究框架。主要从分布、分期、分类三方面论述。还提出应适当正确的运用一些统计学进行分析。
报告结束后,钱教授与在座师生进行简短的问答环节。帮助在座师生更好的理解新谱研究。整场报告生动活泼,内涵丰富,通俗易懂,受到大家热烈欢迎。他还肯定了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宗族研究的成就,给青年学者以很大的信心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