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办、行龙主编的《社会史研究》第17辑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辑《社会史研究》专设“地籍管理史专题”栏目,集中发表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地籍管理史研究”(23&ZD251)阶段性成果,包括胡英泽《中国地籍管理史研究刍议》、钟祥财《中国古代田制思想的经济学方法论分析》、牟振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土地测量与地籍图册研究——以上海沪南区为中心》3篇专题论文。
项目首席专家胡英泽教授的《中国地籍管理史研究刍议》认为地籍管理是古今经济社会运行的基础,中国地籍管理历史悠久,实践经验丰富,形成了独特而成熟的地籍管理体系,遗存了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因此,系统开展中国地籍管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胡英泽教授指出,研究中国地籍管理史既要关注地籍管理的具体活动,也要重视围绕地籍管理形成的一系列思想、制度和技术,总结地籍管理相关议题的总体演变历程和发展趋势,深入挖掘中国地籍管理的经验智慧,构建中国地籍管理史知识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钟祥财研究员《中国古代田制思想的经济学方法论分析》一文基于经济学方法论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古代田制思想的发展演变。钟祥财研究员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田制思想各有不同,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方法论特点互见并存。秦汉隋唐时期是中国田制思想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整体主义不断得到强化。宋元以降,国家主导的土地分配制度逐渐陷入发展瓶颈,田制思想中经济学方法论的个人主义因素开始抬头。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牟振宇副研究员《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土地测量与地籍图册研究——以上海沪南区为中心》一文以沪南区为中心考察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的土地测量工作及其主要特点。牟振宇副研究员认为土地测量和地籍管理是上海行政机构的重要任务,而沪南区是较早实施地籍测绘的地区,并在测绘工作中引入了西方的现代测绘技术。但是,西方新技术的引用并不顺利,中国传统地籍测量技术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责编:郭心钢
二审:曾 伟
三审:常利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