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强:感恩——写在山西大学社会史研究中心成立三十周年之际
作者:社会史中心 上传日期: 2022-04-25 阅读次数:

从获悉中心成立三十周年要征集纪念文章起,自己就一直在琢磨写些什么。但直至今日,几易其稿,都不尽人如意,总感觉差些什么。最后的截稿日是11月25日,恰逢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正好是感恩节,心头豁然一亮,这不正是自己一直在找的主题和关键词么?!“感恩”一词萦绕脑海整整一天,总想提笔赶紧写下,却总有外事干扰,总是无法一气完成,只能趁着夜深人静、加班任务完成后重新写下这篇不成体例的杂文,文眼就一个词、两个字——感恩。

我是2004年9月考入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当时压根没听过“社会史”,懵懂地开始了大学本科生活,因为学科的原因,自己泡在图书馆的时间比较长,现在还记得当时借阅系统显示的“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就在图书馆的顶楼、最高层,面积不大,书籍不少,而且很多都是赠书,只能看、不能借,还得悄悄地看,不能发出声音,因为旁边有老师和学长们在写论文、整理资料。大三时开设了社会史课程,当时才算是真正接触到中国社会史研究,也产生了一些兴趣,开始向老师请教了解;随后考研,机缘巧合之下的自己于2008年9月成为了中心的一名研究生,跟随导师张俊峰老师开始了在中心求学的三年学习生活。现在回想在社会史中心学习的三年,可以说是自己学生时期经历最多、成长最丰富的三年。在中心成立三十周年之际,自己最想说的也只能是用“感恩”来概括。

感恩中心的悉心培养。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是国内最早开展中国社会史研究的主阵地之一,从乔志强先生奠定基础起,中心的学术研究一直是独树一帜,在国内外社会史研究领域占据着重要位置。自己有幸进入中心学习三年,受教于诸位恩师,求教于各位学长,何其幸哉。研究生学习的三年时间里,中心每年都会举办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学者专家莅临讲学指导,用个时髦的词形容,都是学界“大咖”,自己不仅能现场聆听学习,还能感受国内优秀知识分子、学界文人的风雅,更能作为一名组织参与者,全程谋划和参与会议全过程;不仅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难得的是锻炼了自己。2009年夏天在大寨村召开的“集体化时代的中国农村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是自己第一次提交学术论文参加研讨,第一次在学界前辈面前阐述自己的认知观点,羞涩和稚嫩中展现了自己,现在还难以忘记老师们对自己论文肯定时的激动和兴奋。如果不是中心提供的机遇和平台,自己怎么能找到自信和勇气。为了加强研究生培养,中心专门创办了以学生为主的“鉴知”学术论坛,让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交论文,共同讨论、共同学习,已达相促相长之成效。于我而言,从首届开始,直至毕业,每次的论坛自己都全程参与谋划和组织,从文稿编排、海报印刷张贴、会场布置、激烈讨论、编发新闻、会议综述等等,自己在每项事务、每个过程中感受着、成长着,也为自己今后的道路学习着、积累着。

感谢师承的务实认真。不管是在图书馆十层,还是在鉴知楼一层的硕士研究生工作室,一直挂着“宁坐十年冷板凳,不写文章半句空”。在中心学习的时间里,体会最深的就是“较真”两个字。为了找到一条史料依据,老师们从古籍到期刊,从体例正史到丛书杂谈,从书架上的“大部头”到麻袋里倒出来的“资料堆”,一直在翻找,不仅仅是想看到“历史的真相”,更想找到“社会的规律”。其实,社会史的研究一定程度上也是“经世致用”之学,通过研究曾经的社会事件和关系,以“人”为中心,找寻社会发展规律和图像,指引未来社会发展。为了找寻些许记忆,老师们带着我们攀山越岭、翻墙倒柜,又饿又累的情况下,每年晚上都要例行总结,谈一天的体会收获,安排第二天的分工任务。记得随同导师前往汾阳市调查文湖情况时,在老乡中得知有块碑被埋了起来,老师当即借来铁锹挖,脸上的汗水不断,但看到露出的碑文,高兴的像个孩子。初心是奋斗的“原点”,执着如同“半径”,正是这种务实和认真成为了中心的一份传承、一种风气,正是这份执着和坚持诠释了山大校训的“求真至善、登崇俊良”,也正是这份坚守和遵循成就了中心三十年的成绩、结下了“满树桃李”。自己在今后的道路中,将牢记“板凳要坐十年冷”“始于初心、成于坚守”这份难得的师承,以出世的精神,做好入世的事情。

感恩老师们的豁达关爱。十多年前,中心老师大部分都很年轻,再加上性格都很随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们的胆子都不小,与中心老师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兄亦友,既有严师之教,又有为兄之情,更有为友之谊。张俊峰老师、胡英泽老师、李嘎老师、马维强老师、常利兵老师、韩晓莉老师、周亚师兄等等,上课时谈笑风生、共同学习,下课后欢声笑语、共同进步,球场上也敢猛头抢断、争分夺赢。授业时,老师们是认真的、严肃的、一丝不苟;讨论时,老师们是包容的、积极的、中肯鼓励;课后时,老师们是洒脱的、活泼的、青春洋溢。还记得当时毕业论文答辩时,自己提出了“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素”“以水为本为要”的观点,答辩委员会的主席老师觉得与“以农为本”的学界认知是相左的。但行龙老师一句“学术就是用来讨论的,观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彰显了学者对于学术的兼收并蓄,更体现了为师者的宽容豁达和关爱。

感恩同窗的深情厚谊。虽然毕业多年,但同窗之谊仍难以忘怀。三年时间里,既佩服张仲伟师兄的博学多识、曹雪峰师兄的诙谐幽默,还有侯晓东师兄、杨瑾师姐的关照呵护,更有翟军、董海鹏、巩慧贤、王燕萍等同学的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进步,再有张瑜、袁兆辉、郭宇等师弟师妹的帮助。每年整理基层档案时,大家都是带上口罩、紧张忙碌,时不时还互相逗闷,说着档案中发现的逸闻趣事,还有整理地契时、下乡调研时的相互帮携,讨论学习、分享成果时的热情洋溢……。今年是研究生毕业十年,本想聚一聚再絮叨絮叨上学时候的故事,奈何疫情紧张,只能暂缓再定。

明年是中心成立三十周年,也是山西大学建校120周年,“一所大学,两个甲子;一个中心,四代学人”。稽首期盼能再回校园,与师友再聚。感恩师友一直以来的关心呵护,祝愿“三十而立、风华正茂、正值壮年”的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越办越好!

作者:李志强,中心2011届硕士研究生,现为山西水利出版传媒中心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