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莹:濬深掘廣,水到渠成
作者:社会史中心 上传日期: 2022-05-08 阅读次数:

初次踏上山西大地是在2010年,暑假。那年,感謝邱仲麟教授引薦,讓我認識山西大學社會史研究中心的師長,開啟個人學術研究的漫長旅程。

山西,對一個生活在低緯度空間的學生來說,就像來到異鄉的遊客,一切都是新奇的。特別是我準備以「山西水利」作為博士論文的主題,從飛機接近地面開始,就睜大眼睛,試想從空中捕抓一兩條水渠的模樣,興奮之情難以言喻。隨著飛機到站,我卻開始緊張,此行主要是參加山西大學社會史研究中心舉辦的「首屆中國水利社會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準備報告一篇關於山西水利的論文。一個研究者面對自己的研究對象時,都不免緊張,更何況是要面對一群研究山西的山西人。

懷著這種緊張的情緒上台報告,我努力讓自己表現的正常。但重點不是我,而是中心的師長。映入眼簾的是,行龍老師與中心的同仁,時而沉思時而振筆直書,個個對講者的論點都認真記錄。不管台上的報告者是誰,師長們總是抱著學習新知的態度,不斷思考早已熟悉的生活環境以及歷史。師長們開放的態度,歡迎所有研究山西的學人,讓每次聚會都能與來自各地的方家交流討論。現在想想,這就是山大社會史研究中心一直茁壯的動力。

在我畢業前,幾乎每年都參加中心舉辦的會議,並且把博士論文的主要觀點,與諸位師友討論,獲得許多實質的回饋與寶貴的修改意見。畢業後,有幸在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進行博士後研究,這段期間開啟我在山西的田野調查。說來慚愧,當學生時經濟狀況以及家庭因素都不允許我在研究地久待,畢業後才進行田野補課。還記得張俊峰教授特地帶我到河津,親眼見到清水與濁水的灌溉系統,釐清許多文字紀錄上的盲點與村莊間的關係。那晚,我們在河津的小鎮旅館,討論志書以及當天所見的一切,思考當代工業興衰與當地人的生活轉變。我們踱步在夜裡的寧靜小鎮,跨越時間界線的關懷,吸收土地的養分,連結古今。

第二次密集的田野是胡英澤教授安排的,他讓張力老師陪著我考察太原附近的祈雨神廟。張力老師當時還是學生,我倆決定體驗古代縣令祈雨的路程,從崛圍山腳下徒步往多福寺。當天氣候相當炎熱,太原已經缺雨一段時間,山下所見的作物略有凋萎之感。兩個男子輕裝簡從,原以為是個簡單的登山鍛鍊。沒想到山頂看似在眼前,卻怎麼走也走不到。一路走走停停,約莫三個小時才走到多福寺。在寺前兩人搭肩請路人幫我們照相留念,好笑的是若不搭肩,兩人恐怕是站不直腰。想想上來一趟真不容易,離去前決定上一炷香,以告天地。怎知一插香,風雲變色,雷鳴雨降。這新奇的巧合,莫非就是祈雨應驗的感受。招了輛車下山,沿途見到的作物已現生意。這讓我重新思考了水與山西土地的關係,還有那些看似神秘的祈雨經驗。

結合文字與歷史現場的相互印證,獲得的不僅僅是歷史感,更是人們生活的體驗。這種體驗可以讓研究者的靈感生生不息。據我所知,社會史研究中心不停蒐集各種地方文獻,從水利碑刻、契約文書、圖像資料到地方基層的檔案比比皆是,時間的跨度更是含納遠古到當代,對研究者來說就是史料的寶山。但更重要的是,社會史研究中心的師長與來訪學人都能在山西的空間,體會這些史料生成的脈絡,以及文字背後那些人們實際生活的面貌。這些都是中心屢屢創新研究的根本原因。

自第一次進到社會史研究中心至今已十來年了,「以文會友」是我與中心師友相處的方式,既簡單而又密切。所有的關心,都是圍繞在山西研究的共同關懷。猶記幾年前,為謀職而忙碌時,行龍教授常託人捎來問候,或問家人健康,或問研究近況,或問職涯志趣,點點滴滴都讓我知道遠方仍有人在惦記與鼓勵著自己,這些都是讓人難以忘懷的溫暖。

回想自己從事山西研究的日子,有一次在公開場合報告後,一位老師告訴我:「你真的很融入山西,你報告中都會說『我們山西』如何如何。」是的,山西就是我朝思暮想的地方,是我的研究,也是我的另一個家鄉。這一切都是從山大社會史研究中心開始。謹以此文祝賀中心成立三十週年。

作者:张继莹,台湾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暨历史所合聘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史、环境史等主题。于台湾《汉学研究》、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湾《清华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曾获得博士后学术论文奖及专题研究计划奖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