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姓名:马维强
最终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
导师类型:博士生导师
电子邮箱:maweiqiang@sxu.edu.cn
研究方向:华北革命根据地史、集体化时代乡村社会史
二、个人简介
马维强,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2013年在日本京都大学短期访学,2019-202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UCI)访学1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华北革命根据地史及集体化时代乡村社会史。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项目多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中共党史研究》《新闻传播研究》《开放时代》《安徽史学》等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获山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项(排名第一)、山西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主讲的《区域社会史导论》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视频课(主讲第7讲)。
三、主要论文
1、 《中国革命与中国调查:以太行根据地调查文本和实践为考察中心》,《安徽史学》2024年第3期,《光明日报》《历史评论》《学术界》论点摘编。
2、 《政治沟通何以可能:土改工作队与华北根据地的基层政治》,《苏区研究》2024年第5期。
3、 《1948-1949年潞城土改整党中基层干部的躺倒及解决》,《中国乡村研究》2023年第26辑,第2。
4、 《从日常生活视角开展华北根据地史研究》,《民国研究》2023年第41辑,第2。
5、 《山西潞城土改整党试点的反“左”纠偏与建党建政》,《安徽史学》2021年第5期,第2。
6、 《政治规制与革命伦理教化:集体化时代的乡村私人生活——以山西平遥双口村为考察中心》,《安徽史学》2018年第6期。
7、 《“社會主義建設”とキリスト教信者》,《中國農村社會の歷史的發展》,御茶の水书房2018年10月。
8、 《土改的试点与试点的土改:山西潞城县土改整党试点研究》,《开放时代》2018年第5期。
9、 《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基层档案与山西社会研究》,第2,《档案资料的内与外:展望当代中国研究》,东洋文库2018年3月。
10、 《阶级话语与日常生活:集体化时代干群身份及其关系的历史建构——以山西平遥双口村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11、 《集体化时代的乡村宗教信仰与教徒改造——以山西平遥路候村、双口村为考察中心》,《山西师大学报》2018年第1期。
12、 《历史剖面:〈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华北乡村实践》,《中国社会历史评论》2017年第19卷。
13、 《生计与生存:集体化时代的村庄经济与农民日常生活》,《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历史与社会(文摘)》2016年第3期全文转载。
14、 《集体化时代乡村干部“反行为”研究 ——以山西平遥双口村为考察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15、 《信息传播与历史建构:新闻媒介何以参与乡村土改——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太行版)为中心的考察》,《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年3期。
16、 《红与黑:集体化时代的政治身份与乡村日常生活——以平遥双口村为中心的考察》,《开放时代》2011年第8期。
17、 《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的蝗灾与社会应对》,《中共党史研究》2010年7期。
18、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太行根据地社会调查刍论》,《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5期。
19、 Rural Grassroots Files From the Collectivization Era Archives of the Chinese Social History Research Center of Shanxi University,2nd, Modern China ,Volume 34 Number 3,July 2008 372-395。
20、 《回顾与展望:社会史视野下的中国蝗灾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1辑。
21、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集体化时代农村基层档案述略》,第2,《中国乡村研究》2007年第5辑。
22、 《历史与现实中的中国乡村》,《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四、科研项目
1、 一体化知识体系的三维建构: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建设路径研究,主持,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24JG016,在研。
2、 “革命文物”“革命文献”融入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编号:J20240090,在研。
3、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共华北社会调查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1BDJ016,在研。
4、 战争、革命与山西根据地民众日常生活研究,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编号:2017052003,已结项。
5、 档案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创新研究,主持,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编号:J2017011,已结项。
6、 再造权威:老区土改与乡村干部整改研究,首席指导教师,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已结项。
7、 小人物与大历史:政治变动与集体化时代乡村日常生活研究,主持,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编号:2015303,已结项。
8、 民国山西民间契约文书搜集、整理与研究,第4,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4BZS048,已结项。
9、 集体化时代的山西农村社会研究——基于四个典型村庄的社会史考察,第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08AZS002,已结项。
10、 当代中国农村基层档案资料整理,第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编号:12&ZD147,已结项。
11、 太行根据地乡村日常生活研究,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2CZS053,已结项。
12、 中共乡村干部研究(1937-1982)——以山西为考察中心,第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11CZS028,已结项。
13、 集体化时代的身份、地位与乡村日常生活——以山西为考察中心,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编号:09YJC770047,已结项。
14、 嘉庆《牧爱堂编》刻本整理点校,第2,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项目,编号:0803004,已结项。
15、 太行根据地乡村社会的传承与变迁——对新发现社会调查资料的研究,主持,山西大学校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编号:0709074,已结项。
16、 集体化时代农村社会基层档案分类与初步研究,第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6JA770026,已结项。
17、 集体化时代山西地方文献整理与研究,第4,山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编号:20056001,已结项。
五、教材和专著
1、 《集体化时代农村档案丛编 第一辑 上吾其公社卷》(共30册),本辑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22年。
2、 《双口村:集体化时代的身份、地位与乡村日常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3、 《区域社会史研究导论》,参编(撰写第6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4、 《阅档读史:北方农村的集体化时代》,第2,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六、获奖
1、 论文《土改的试点与试点的土改:山西潞城县土改整党试点研究》获山西省第十一次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1。
2、 “档案文献的搜集整理与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创新研究”获2019 年山西省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第1。
3、 论文《信息传播与历史建构:新闻媒介何以参与乡村土改》获山西省第九次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1。
4、 著作《阅档读史:北方农村的集体化时代》获山西省第八次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2。
5、 著作《阅档读史:北方农村的集体化时代》获2012年度山西省“百部(篇)”工程一等奖,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