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文化传承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召集人行龙教授主讲“沁河风韵”学术工作坊第一场学术报告
作者:社会史中心 上传日期: 2014-06-22 阅读次数:

    整合学科资源,发挥学科优势,提升综合实力,提高服务地方社会的能力,是我校建设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落实教育部“一省一校”重点工程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2014年6月20日晚7点30分,以行龙副校长为召集人的“三晋文化传承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在我校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报告厅隆重举办工作部署会议暨“沁河风韵”学术工作坊首场报告会。我校历史文化学院、文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育学院、美术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等多所院系和科研机构的负责人、资深教授和科研骨干,人力资源处吴斗庆处长、发展规划处吴文清处长、图书馆杨光副馆长及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全体师生参加了会议,一起聆听了学术报告,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作为我校八大协同创新中心之一,“三晋文化传承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囊括了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政治学、教育学、民俗学、音乐学、美术学、体育学等10个学科在内,这既是我校目前规模最大的一个多学科协同创新平台,也是我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多学科三十年来的首次大规模协作,可谓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大盛事。会上,行龙教授做了“鸣锣开张:走向沁河流域”为题的“沁河风韵”学术工作坊首场报告。他首先向与会者简要介绍了“沁河风韵”学术工作坊(workshop)的基本工作原理,要求大家以“共同分享基本资料”、“小组提案课题设计”和“全体意见表达交流”作为具体工作步骤,积极调动多学科力量参与调查研究,最终形成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按照行龙教授的设想,该中心旨在打造“一个多学科交流的平台,一个众教授聚首的场域”,希望各学科参加者都能够以“沁河流域”(沁水-阳城段)这一山西省内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最为集中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区域作为着眼点,通过开展多学科集体调查和研究,群策群力,相互启发,各显其能,力争完成一批高水平、有份量、展示多学科协同创新优势的科研成果,在展示山西大学人文社科研究整体实力的同时,更好地服务并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确保该协同创新中心的成功运转,行龙副校长当场聘请文学院田同旭教授作为学术顾问,并邀请他在六月底为本协同创新中心所有参加者举办“沁河风韵”第二场学术报告会,提前做好准备工作;聘请吴斗庆处长担任总协调,争取七月初组织各相关学科参加者集体赴沁河流域沁水、阳城两县开展研究工作。
    这既是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会,也是一场振奋人心的工作动员会。会上会下,与会者进行了积极的响应和热烈的交流,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密切协同,不断创新,争取以沁河流域为蓝本,打造学术品牌,积极探索、积累山西大学与地方社会进行合作的途径和经验,为我校早日建成“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据悉,我校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网站将设立“沁河风韵学术工作坊”专栏,作为本协同创新中心今后对外发布消息、宣传和联络的窗口;我校图书馆将设立专门区域,为该协同创新中心进行资料建设、资料共享和学术交流提供固定场所;我校人力资源处和发展规划处也表示将为该协同创新中心今后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最大程度的政策和财力支持。